发布时间:2025年03月06日
最低税率或冲击新加坡竞争力
专家:两大配套措施可应对挑战
在东南亚招商引资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,新加坡对跨国企业实施最低税率,可能对我国的竞争力造成一定影响。然而,税务专家认为,政府有望通过一系列激励措施来应对这一挑战。
配合国际趋势,从今年起,在新加坡运营的大型跨国企业,以及总部设在新加坡的大型跨国企业,在新加坡的有效纳税率至少要达到15%。毕马威税务主管珊甘纳让(Ajay Kumar Sanganeria ),星期二(3月4日)在“2024年预算案对商业、科技、可持续发展的影响”论坛上说,这一政策可能削弱新加坡对跨国企业的吸引力。
他说:“对跨国企业而言,新加坡的税收优惠一直是一个重要吸引因素,但随着最低税率的实施,企业将面临更高的税负和运营成本,这对吸引或留住跨国企业显然不利。”
尽管如此,珊甘纳让认为,政府仍有机会通过两大措施来强化我国的竞争优势。首先是可退还投资税收抵免(Refundable Investment Credit,简称RIC),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税收抵免,支持投资支出。
其次是向全国生产力基金(National Productivity Fund,简称NPF)投入30亿元。珊甘纳让认为,“NPF可作为一个有效的工具,既能支持现有的跨国企业,也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外国直接投资”。
此外,珊甘纳让也提到,在招商引资方面,新加坡难免要与东南亚的其他国家,如泰国和越南展开激烈竞争。后两国已经推出了不少优惠措施,吸引跨国企业进驻。他说:“既然新加坡已对跨国企业征收15%的最低税率,那么新加坡更需要思考,能够为企业提供什么附加价值。”
关于2025年财政预算案,珊甘纳让认为内容相当全面,无论是通过提振股市估值与流动性,还是为企业提供支持,新预算案都包含了相应的措施。
黄国斌:企业应积极接受人工智能趋势
谈及本地企业的竞争力,同场出席论坛的恩士迅(NCS)首席执行官黄国斌则建议,企业应积极接受人工智能(AI)的趋势。他说:“人工智能已经在全球逐渐普及,因此企业管理层应将它作为首要学习目标,并努力提升相关能力。”
虽然人工智能带来众多好处,黄国斌也提醒企业要谨慎思考,人工智能可能对业务、社会和环境带来的风险,避免盲目跟风而忽略负面影响。
与此同时,城市发展(CDL)首席永续官晏洁慧认为,随着全球可持续性意识提升和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,企业需要积极采取环境、社会和治理(ESG)措施。
晏洁慧说:“这一做法不仅有助于环境保护,也能为企业带来财务回报,因为越来越多的基金会将ESG作为投资决策的重要标准。如果企业忽视ESG,后果将非常严重。”
她也直言,虽然新加坡在获取充足的再生能源方面面临一定挑战,但在等待政府采取更多措施的同时,企业可以率先提升自身的能源效率,减少能源浪费。
转自联合早报,原文链接https://www.zaobao.com/finance/singapore/story20250305-5962668